春耕備耕關鍵時節,固原市涇源縣正通過訂單化生產和科技化育苗雙向發力保障農資供應。3月6日,記者從該縣農業農村局獲悉,一季度預計實現種植業產值2000萬元。
3月6日,在涇源縣寧夏源潤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全自動地膜生產線正以12分鐘/卷的效率滿負荷運轉。“自去年12月至今,已陸續接到陜西延安、甘肅武威以及涇源本地的訂單。為保障春耕,春節期間生產線都在運轉,要確保3月10日前完成訂單交付。”公司負責人譚勛表示,作為年產值超2000萬元的地膜生產企業,今年在鞏固本地市場基礎上,將重點開拓陜西延安等新市場。
寧夏源潤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地膜生產線滿負荷運轉。
科技育苗同步推進。當天,在涇源縣興盛鄉農業科技示范基地內,技術員陳雪蘭正指導工人進行甘藍苗床管理。“每一盤都培育98株幼苗,單棚育苗量達17.6萬株左右,成活率保持在98%以上。”據陳雪蘭介紹,3月下旬,這批幼苗將免費發放給農戶,并配套全程技術指導。在涇源縣菌菇綠色保準園,工人們正將制作好的菌棒進行打孔作業,作為涇源縣較大的菌棒生產基地,目前年產量在100萬棒左右。
涇源縣興盛鄉農業科技示范基地內,工人正在育苗。
依托冷涼氣候優勢,涇源縣著力構建特色種植體系。作為當地特色產業,目前涇源縣興盛鄉建成設施蔬菜大棚22棟、種苗繁育中心1個、冷鏈分揀中心1個,露地蔬菜種植面積達3000畝。今年計劃提升興盛鄉果蔬產業帶,重點發展辣椒、蘿卜等小拱棚種植,推廣甘藍與水果玉米套種模式,確保冷涼果蔬種植規模穩定在3000畝以上。
“通過‘訂單農業+凈菜入超’雙輪驅動,今年一季度,全縣將實現菌菇產量40噸、蔬菜150噸的設施農業目標。”涇源縣農業部門負責人介紹,目前已建立覆蓋育苗、種植、加工的完整產業鏈,同步加強防災減災體系建設,全力保障春耕生產需求。(寧夏日報記者 師越 文/圖)